台灣棒球真需要什麼?

中華隊在國際一級賽事失利必須追朔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當時擁有陳金鋒、王建民和曹錦輝的中華隊只拿下了第5名,雖然成績不盡理想但由於之前在2003年亞錦賽打敗過中國與南韓隊,所以國人還是勉強可以接受此成績。當時中華隊是由旅外球員、中華職棒球員與業餘球員組合而成,據棒協秘書長林宗成所說,這是當時中華隊最佳的組隊方式。

經過了2006年的經典賽、2007年的世界杯,中華隊陣中對旅外球員與職業球員的需求量開始越來越重,可是比賽的內容確越來越差,成績也越來越壞,相對的業餘球員在台灣球壇的重要性也顯得非常低。中華職棒也因為在多次放水簽賭事件更加的重擊了台灣棒球生態,而就在業餘球團萎縮之際,許多的年輕選手只好選擇遠走他鄉去尋夢。可是中華棒協似乎對業餘球團的萎縮毫不在意。當中信鯨解散,米迪亞被停權後,球員的大量失業讓想要踏入棒球領域的年輕好手怯步,不過中華職棒聯盟、台灣政府部門與中華棒協似乎不以為意,持續做繭自縛,任由台灣棒壇繼續墮落。

不過自從中華隊在一年內輸給中國隊兩次後,一向對檢討興趣缺缺的中華棒協與台灣政府終於開始對台灣棒球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拯救行動。人才的流失、職棒球員徵召困難與中華職棒經營不善等,都是台灣棒球近來一厥不振並屢屢在國際賽慘敗的主因。所以政府機關為了以行動來支持棒球,選擇了利用政府資源成立業餘棒球隊,可是政府對棒球的熱情能夠持續多久? 另一方面, 在目前的大環境影響下,許多職業球團都在縮衣減食,那從職業回歸到業餘是否能有效拯救棒球? 最終,成立業餘球隊是不是拯救台灣棒球的唯一選項,都將是未來令人省思的問題。

其實早在去年底台中市長胡志強就已在台中市議會接受質詢時,提出了用市政資源去經營職棒隊的想法。雖然胡市長當時的提議並沒有付諸實踐,不過最近拜中華隊兵敗東京之賜,台灣棒球破天荒的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高規格待遇。在過去2個禮拜,「如何振興棒球?」的話題攻佔了各大談話性節目的版面。而且就連一向難以動搖的台灣政府機關終究也頂不住棒球的誘惑,台北市、台北縣和桃園縣為了對國球負責,在行政院體委會的感召之下成立棒球隊。台北市、台北縣與桃園縣成立棒球隊的舉動不但把胡市長的「贊助球團」想法付諸行動,證明胡市長的想法並非癡人說夢,還更上層樓的「創造」一支球隊,其效率之高,行動之快,教人不敢相信是政府機關所為。(台中市日前也宣佈成立業餘棒球隊)

不過在這激情之餘, 需要大家去正視的問題仍然存在, 就是究竟棒球該如何在台灣這個環境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政府這些舉動連帶的對業餘球界有多大的影響? 難到更多的業餘球團是台灣現在所需要的嗎? 再接下來的文章裡,我們先來看業餘球團的成立目標與使命,而它對現今台灣球界可帶來何種利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三獅軍團對決雄雞大軍!英、法百年恩仇世足8強大戰一次解決

5分鐘秒懂 2022年世界盃熱鬧與門道

2023經典賽大師兄最後一舞 能否像梅西般如願以償?